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九、星空中的第一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基于耳闻目睹的报告
127.在主的引导下,我被天使带到星空中的一个星球,在那里蒙允许看到这个星球本身,但没有与那里的居民交谈,只与来自该星球的灵人交谈。每个星球的所有居民或所有人在世上的生命结束后,都会变成灵人,并留在自己的星球附近。然而,我能从这些灵人那里搜集到有关他们星球及其居民状态的信息。因为当人们离开肉体时,他们会带走自己以前的一切生命和一切记忆。
被带到宇宙中的星球不是指身体,而是指灵被带到或转移到那里。灵通过内在生命状态的变化被引导,这些变化在他看来,就像通过空间旅行。生命状态的一致或相似之处决定了人们的亲近程度,因为生命的一致或相似之处将他们联结起来,而不一致或不同之处则将他们分开。由此明显可知灵里的旅行如何进行,人又如何接近遥远的地方,而本人仍留在原处。
不过,通过内在状态的变化将灵人带出自己的星球,并使这些变化逐渐发展,直至达到一个与他们被带往之人的状态相一致或类似的状态,这是唯有主才能做到的事。因为在往返的过程中,从头至尾必须有持续的指引和预见。这种事若发生在一个肉体仍在自然界,由此受制于空间的人身上,尤其需要主的帮助。那些陷入身体感官,并出于它们思考的人无法被引导相信,这一切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原因在于,身体感官无法理解脱离空间的旅行。但那些出于其灵的感官思考,多少有点远离或退离身体感官的人能被引导相信并理解;因为内在思维没有空间或时间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产生空间和时间的事物。因此,接下来有关星空中诸星球的内容是讲给这些人的,而非其他人,除非这其他人是那种能允许自己接受教导的人。死后,人仍保留他对世上一切事的记忆(AC 2476-2486)。在来世,位置的移动、前进和变化是内在生命状态的变化;但它们仍向灵人和天使显现为真实的位置变化(AC 1273-1277, 1377, 3356, 5605, 10734)。
9377.“远远地下拜”表发自内心的谦卑和崇拜,以及这时主的流注。这从“下拜”的含义清楚可知,“下拜”是指谦卑(参看2153, 5682, 6266, 7068节)。它之所以也表示崇拜,是因为谦卑是一切崇拜和一切敬拜的本质要素。没有谦卑,不可能有对主的敬拜或崇拜,因为主的神性无法流入一颗骄傲的心,也就是无法流入一颗充满自我之爱的心;这样的心是刚硬的,在圣言中被称为“石心”。但主的神性能流入一颗谦卑的心,因为这样的心是柔和的,在圣言中被称为“肉心”。这样的心接受从主流入的良善,也就是接受来自主的流注。这解释了为何“远远地下拜”不仅表示发自内心的谦卑和崇拜,还表示这时主的流注。说“主的流注”的原因是,从主流入的爱与信之良善就是主,因为祂与一个人同住。“远远地”表示发自内心的原因是,当人们感到谦卑时,他们就会远离主,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配靠近至圣的神。事实上,当感到谦卑时,他们承认,他们凭自己无非是邪恶,甚至无非是亵渎。当他们发自内心承认这一点时,就拥有真正的谦卑。由此明显可知,“远远地下拜”表示发自内心的谦卑和崇拜,以及这时主的流注。
但以色列人并未处在这种谦卑和崇拜之中,仅仅通过外在举止来代表它们;因为他们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而对内在事物没有任何兴趣。然而,他们在谦卑的时候,就会脸伏于地,还滚在尘土之中,大声喊叫,这样的行为可以整天持续。凡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谦卑之人,可能会以为这样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谦卑。但这不是一颗从神仰望神的心之谦卑,而是一颗从自我仰望神的心之谦卑;一颗从自我来仰望的心是从邪恶来仰望的,因为凡从一个人,就是唯独从自我发出之物都是邪恶。以色列人比全世界所有人民都更处在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之中。他们以为只要他们献祭,或用水洗自己,就是神圣的,却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代表属于来自主的仁和信的内在圣洁。因为神圣的一切都不是人自己的;确切地说,它属于与人同在的主(9229节)。那些因相信他们凭自己为神圣而使自己谦卑,并出于始于自己的对神之爱而献上崇拜的人就是出于爱自己,因而出于一颗石心,而非出于一颗柔和的肉心使自己谦卑并献上崇拜。而且,他们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而不是同时也对内在事物感兴趣;事实上,自我之爱居于外在人,不可能进入内在人,因为内在人唯独通过对主的爱和信,因而被主打开,主在内在人里面为此人形成祂居于其中的天堂。
3342.事实上,当灵人和天使说话时,他们也使用代表。他们利用奇妙的光影变化,将他们的想法或观念活生生地呈现在与他们交谈的那个人的内在视觉和外在视觉面前,并通过适当改变他的情感状态而巧妙地灌输这些想法或观念。出现在这种言语中的代表不同于前面所描述的那些(2987-3003, 3213-3227, 3337-3341节),而是随着所表达的想法或观念而毫不迟延地瞬间产生。它们就像某种事物正在被详尽地描述,同时又以一种可见的形像呈现在眼前。说来奇妙,一切属灵事物本身,无论是什么,都能通过远远超出世人理解的各种不同形像以代表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形像包含对真理的感知,甚至包含更内在的对良善的感知在里面。
这类事物也存在于世人里面,因为世人是披着肉身的灵。这从以事实明显看出来:耳朵所感知到的一切话语都朝内层上升,并转化为与视觉形像差不多的观念或形式,又从这些视觉形像转化为概念性的观念或理性观点,一个人便以这种方式感知到这些话语的意义。凡适当反思这些事的人都能从中知道,他有一个灵在自己里面,这灵就是他的内在人;还能知道与肉体分离之后,他就具有这种说话能力,或说他的灵就能以代表的形式说话,因为活在世上时,他就具有这种能力,只是由于尘世、肉体和世俗事物所产生的模糊,甚至黑暗,这种能力没有向他显明。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